探尋平安淮安“善治密碼”
近年來,我市將防范化解社會矛盾風險作為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的重要任務,強化系統集成,推動融合創新,有效提升風險防范精準性、專業性,切實筑牢安全穩定的“市域屏障”。市委政法委獲評“全國平安中國建設先進集體”,“陽光信訪”“一碼解紛”“行政紓解”等工作品牌影響力持續提升。
更前沿 搭建風險排查“前哨站”
金湖縣金北街道依托黨群中心戶設立“小院板凳會”,每個小院輻射6到8戶農戶,承擔網格單元內社情民意收集、矛盾排查化解等職能,通過“小板凳”解決矛盾糾紛“大問題”,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如今,“小院板凳會”已成為密切黨群關系的“連心橋”。
用好一張網,網羅百姓煩心事。我市深入實施“精網微格”工程,將全市5550個網格細分為20609個“微網格”,構建“街道—村(社區)—綜合網格—微網格”工作體系。充分發揮5600余名專兼職網格員、18000余名微網格聯絡員作用,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家家到“敲門行動”,排查各類問題線索2萬余條,防范矛盾激化、風險上行、問題上交。
從“被動滅火”到“主動防火”,這是理念轉變的一小步,卻是社會治理向前向善的一大步。我市建立穩評“1+5”制度體系,針對各級政法機關辦案質量、工作作風,常態化開展全過程監督評議,通過多平臺、多渠道探索實施風險源頭防控,堅持排查為先、處置在早,打造矛盾風險隱患前端化解的“護城河”。
在既有矛盾風險化解基礎上,我市精準治理“開藥方”,全力降存量防變量。動真碰硬處置“問題樓盤”,針對物業領域矛盾糾紛多發高發的實際,探索“社區管小區”做法。首創首提的“陽光信訪”工作品牌,高效鈍化了潛在矛盾風險,全市信訪事項一次性化解率提升至90%以上,群眾滿意率長期保持在95%以上。
更智能 建好便民解紛“中轉站”
“小區門口的窨井堵了,下雨天水下不去,嚴重影響我們出行!笔袇^某小區居民把這一情況拍照后上傳到“i淮安”APP,不一會就有工作人員主動聯系他,事情很快得到了解決!氨緛砭褪窃囋嚳,沒想到這么快就有人答復并辦理,讓人很感動!边@位居民感慨地說。
智能化、便捷化時代發展趨勢下,市民對社會治理有更高要求。我市廣泛應用現代科技,搭建“i淮安”APP、“一碼解紛”、基層治理“碼上議”等便民利民、便捷高效的信息收集、訴求表達、問題調處平臺,以科技驅動力提升社會矛盾風險防范化解質效。
2021年12月上線的“i淮安”APP,是淮安本地用戶最多、服務最全面的門戶應用APP平臺,注冊用戶達112萬余戶,日活躍用戶30余萬戶!癷淮安”APP開發的“隨手拍”功能模塊,讓群眾可以通過手機隨時上報身邊各類矛盾隱患、民生訴求,平臺直接流轉至相關部門限期辦理反饋。
同樣廣受市民歡迎的還有“一碼解紛”線上多元調解平臺、“有事好商量—碼上議”等智能平臺!耙淮a解紛”平臺自2021年5月上線運行以來,為群眾提供便捷高效的線上調解、咨詢查詢、司法確認等服務,在線調解各類民事糾紛1.5萬余件,訴前調解成功率近60%。依托市縣鎮社會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和網格工作站建設協商議事室,群眾通過微信掃描“有事好商量—碼上議”二維碼,便可“碼”上提建議、“碼”上組織協商、“碼”上查看進展,已征集協商議題3.5萬余個,解決群眾“急難愁盼”事項2萬余個。
更專業 打造矛盾化解“終點站”
“一共來了兩次。上次來送材料,這次來領調解書!6月17日,走出淮安涉臺糾紛調處中心,某臺企工作人員李某高興地向記者展示蓋著紅章的調解書。
針對全市臺資企業集聚的實際情況,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建成全省首個涉臺糾紛調處中心,構建“一站式服務、多元化調解、專業化審判”解紛模式,累計調處涉臺糾紛292件,訴前成功調解236件,收獲臺商廣泛好評,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曹建明和省委副書記、省委政法委書記鄧修明先后到該中心調研,給予充分肯定。
立足實戰實效導向,我市從社會矛盾糾紛調處的實際需求出發,努力建強專業性調解機構、調解組織、調解力量;窗矃^整合多部門力量,成立全省首家“根治欠薪聯動工作站”,構建涉農民工欠薪糾紛調解、訴訟、執行“一站式”處置模式。去年以來,已處置27批次群體性欠薪糾紛,為800余名農民工及時足額追回欠薪1200余萬元,執結到位率100%。
在行業性調解組織建設方面,我市大力推動行業性調解組織向涉及民生、群眾關注領域延伸拓展,提升行業矛盾調處質效。創新成立市醫患糾紛調解中心,建立“市縣聯動、調保結合”醫患糾紛調處模式,累計化解醫患糾紛720余件,被中央政法委表彰為“全國平安醫院工作表現突出集體”;組建非公企業調委會,構建覆蓋全市的商事調解工作網絡,去年以來調解民營企業矛盾糾紛150余件,涉案金額近2億元。
一批批金牌調解員不斷涌現,成為提升調解質效的中堅力量。我市制定《關于加強調解員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補貼獎勵標準,規范調解員選任聘用等各項管理,持續開展“金牌調解室”“金牌調解員”評比活動,打造了“老兵調解”“淮安醫調”等一批在全省有影響的工作品牌,培育了劉云龍、張巨坤等一批金牌調解員,調解工作知曉率、首選率持續提升。
■融媒體記者 葉 列 通訊員 王 瑤